Picture of Tapang
Tapang
分享給其他人:

工寮訪談|Beyking Yudaw|山林下的雞寮

人物訪談、田野調查

天氣晴朗、溫度舒適,一路往第一鄰最頭的方向騎去,在廢棄派出所前右轉一個大斜坡,向下滑行一百公尺,映入眼簾是一大片又高又直的鞍樹,一行人穿過高聳的樹林,Biyi(工寮)就座落在樹林後方,Biyi外圍有一條水溝,像極了一條護城河,只是沒有水。夏天的晚上,Biyi周圍出現大量的螢火蟲,這也是Beyking從不在田間施打農藥的原因,生態很是豐富。

我們拉開Biyi外圍的鐵網進到裡面,卻沒看到Biyi的主人Beyking,往四周呼喊幾聲,得到回應,才看到人和一隻黑狗。

不同大小的雞去不同的學校

Biyi整體的佔地成四方形,中間才是雞寮,周圍很空曠,讓雞奔放的跑、叫。雞寮的設計很特別,根據雞的年齡區分籠子,有幼兒園、小學、高中大學以及放生的社會人士,主要是為了怕成雞欺負弱小,所以不同大小時,會集中安置於同一個鐵籠或地方,直升式的飼養讓我們覺得有趣又驚嘆!

山蘇的採收與銷售

Beyking有自己的山蘇田,常跟他姐姐從早上五點半到九點半一起去採山蘇sruhing,一個月採一次,有時也會幫忙採他姐姐的山蘇田再賣給中盤商。部落有的人一個月會採兩次到四次,依據種植範圍以及人力來採收,影響採山蘇的次數;有些人採收太過頻繁,會影響山蘇的生長大小。Beyking很有自信地說,自己的山蘇田從種下去到現在只灑過一次肥料,連除草都沒有,這樣種植的方式反而能讓山蘇長得更大更好,他說:「自然生長就好。」

山蘇由外來的中盤商主動收購,定期會有老闆打給Beyking,詢問山蘇能不能採,Beyking才會動身。採收當天,老闆就會在十一點半到部落面交,點收給現金。現在一次賣出大約五十箱,一箱六斤。Beyking說以前山蘇可以賣到一斤200至300元,如今只能賣出一斤35元,我們覺得這樣的收入太少,Beyking也認為確實沒有什麼在賺,只是當作一種運動。

工寮和家屋的差別

Biyi泛指Biyi,大部分是去山上開墾的時候,做一個臨時的休憩場所,Biyi Yama是山上的Biyi,Biyi Rudux就是雞寮、農舍。Beyking這麼區分每個Biyi的稱法和功用。起初雞舍的建材都是用竹子djima去做,雖然比較小卻很堅固,也不會漏水,周圍也不會圍鐵網,雞都放著養。現在的雞寮外圍都會設置鐵網,防止狗來咬,Beyking說:

以前別人家的狗會訓練不會去咬雞,也不會有人偷雞』。

Beyking強調差不多他30歲開始,部落很多風氣都變了,狗不再被訓練,人也變得會竊取他人財產。

Beyking述說他祖先是從銅門龍澗發電廠山上,一路往二子山溫泉(Ulay)再到清昌溪山區(Yayung Bxilan Watan)遷徙過來,當時父母的地不少,目前Biyi附近就有四、五塊,大小約三分、四分。以前在Ribaq(山後)的地就有興建Biyi。他描述以前Biyi的外型是斜斜的,側面看像一個三角形。比較簡單的蓋法,是用竹子剖半交疊作為Biyi四面牆和屋頂,屋頂再用芒草覆蓋,能生火、吃飯的空間就好。

部落農業變遷與現況

Beyking的Biyi外面以前是水田,後來則種植玉米和花生等作物,玉米和花生拿到林榮農會販賣,水稻則是自己吃不會拿去賣。田的周圍過去還有族人興建的渠道,山水都是從Ayung Akuy、Ayung Subaw牽過來,直到稻田沒有人在種,渠道漸漸荒廢,被土覆蓋或整地時被打掉了。

沒有再繼續種植水稻原因其一是會種植的老人都離開了,年輕人也不願種;其二是山水逐漸不敷使用,鄰近的農地、工寮、畜牧場都有用水的需求。

Beyking回憶在biyi中,最難忘的事情就是辛苦的工作,以前沒有農藥都是用鋤頭來除草,水稻也是。種水稻要脫殼的機器是買來的,是一種需要用腳踩,讓圓筒的滾輪轉動,圓筒上還會有一根根交錯的刺,透過圓筒轉動再把稻草放置圓筒上,稻米就會被刮下來。

Beyking說過去蓋Biyi前有做過儀式,會殺一隻公雞powda(殺牲獻祭),老人家的傳統是一定要公雞,不能母雞。

這座Biyi的位置選擇,Beyking說因為離馬路近,濕度、溫度還有接水方便,是他決定在這裡搭建的原因。建造的過程幾乎是他和姊姊一起,鋼骨焊接的工程則是請同學幫忙。Biyi的材料是從以前派出所車庫,拆除時的廢鐵拿來運用,建造這間Biyi就沒有做儀式了。

Beyking民國100年退休後,至今已經十年了,從玉里高中畢業後當兵三年,再當自願役四年,退伍後考警察學校;先到台北市三年,再分發回到花蓮分局直到退休。退休後回到部落,就想重新整理自己的農地,所以民國85年他蓋Biyi開始養雞,偶爾也會請哥哥來幫忙,每次來biyi待一個小時左右,除了餵雞也會整理周遭環境。Beyking笑說:以前養過一百隻雞,沒隔幾天少兩隻,自己都沒發現,直到發現有人走過的痕跡,才驚覺雞被偷了』。

Beyking會想自己養雞主要原因是不敢吃外面的雞肉,很多雞都有毒或是打藥,自己養比較好,他的飼料都是來自附近的野菜,如牧草、玉米sqmu以及Biyi附近長的鬼針草qumi,小雞則是餵krubaw黃鵪菜

Beyking的雞大部分是自己家人吃或送給親朋好友,若有人需要,Beyking也會大方的送。

當Biyi前面的桉樹造林時間結束後,他未來規劃想要在一旁蓋農舍和種植果樹,並且施作花園草皮;果樹他考慮柳丁、橘子mami、檸檬等。目前已經在Biyi附近栽種的牛樟、櫻花snegil、文旦tlahi,未來還想再多種幾棵。

他說以後自己餵完雞後有可以充分休息及休閒的地方,作為養老的去處,每天早上還能去山上運動,這樣的生活很好。


受訪人:Byeking Yudaw

訪談時間:2020.04.17

訪談人:Apyang、Ciwas、Mumu

撰寫人:Yawas Teylung

攝影:高慕凡

目錄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