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cture of Tapang
Tapang
分享給其他人:

工寮曾是家—從山上到山下的遷徙史

支亞干部落、工寮、歷史遷移

圖為支亞干部落耆老Tumi Pirih,位於西林林道約1公里處的工寮,這座工寮曾經是他和家人一起居住的家屋。

訪談的時候,他不斷說:「這是我們的家,不是工寮!

據Tumi Pirih的口述,這座工寮由他父親Pirih搭建,初始是傳統太魯閣族竹屋的形式,建材以木頭及竹屋為主,民國80年代左右,他的妹妹希望房子更為堅固,改建為現在全現代木材建材的建築。

對照支亞干部落的遷徙歷史,太魯閣族人遷徙至支亞干時均於部落附近的山區建造家屋,後期日本人於平地規劃家屋,因此許多家戶同時擁有山上與山下的家。不過Tumi的父母習慣居住於山上,附近也均是他們家的農地,因此他們一家人大部分的生活都圍繞著這個山上的家屋。

Tumi的父親曾在房屋前的空地上搭建gapa(曬架),除了用來曬農作物,平時也是大家休息躺臥的地方,許多上山工作的族人經過這裡也會停駐,大夥一起坐在gapa上聊天吃東西。

如今家人都居住於平地,過去的前庭也種滿了山蘇,家屋變成了工寮,院子也成為了農地。


撰稿人:Ciwas Unang

拍    照:高慕凡

目錄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