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wan哥:部落的哆啦A夢
志明哥的族名叫Pawan,我們常常這樣叫他。
他就像部落的哆啦A夢,任何大小事都能協助。不僅擅長畜牧,水電或農機具維修也難不倒他。因此,部落裡遇到任何困難,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想到Pawan哥。
轉型與創業
2015年,Pawan哥從軍中退伍返鄉,繼承了家中長輩的養豬事業。然而,由於申請養豬執照未果,Pawan哥轉而投入友善養殖的行列。
在萬榮鄉紅葉部落「紅葉福利雞蛋合作社」的帶領下,他開始學習友善養雞的知識。由於本身具備畜牧業經驗,他認為轉換養雞並不困難。此外,友善養殖既能保護環境,又能結合太魯閣族重要的養雞文化。經過一番思量,Pawan哥於2024年正式啟動了「支亞干雞蛋」事業。
![在地店家、雞蛋](https://akayplaylif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8/75638_0-e1722829970230.jpg)
目前,支亞干雞蛋除了能在鄰近的林榮農會購得之外,也可在花蓮市區的農會市場及新秀農會找到。Pawan說雞蛋產量穩定,熱季每天能撿到250顆。通過手機app,Pawan哥隨時掌握各個農會市場的銷售狀況。
若銷售良好,Pawan哥和妻子便會親自開車運送雞蛋補貨,相當便利。然而,經營雞蛋事業並非易事,Pawan哥投入了大量的努力與心血,才逐漸有了起色。
友善養殖的實踐
友善養殖不僅能提升動物福利,更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式。目前畜養雞禽的方式主要分為三種:籠飼、平飼、放牧。後兩者屬於環境及動物友善的方式。
Pawan將過去養豬的空間改建為雞舍,並採用平飼的方式。Pawan表示,養雞最怕的就是疫病,一旦染病恐會影響雞蛋產量。
「你有沒有看到白鷺鷥近幾年飛進部落越來越多?」Pawan問我。 「對啊,好像越來越多!」我回答。 Pawan解釋道:「鳳林那邊許多農地改為光電,許多鳥類沒有棲地就往我們這裡來。」
因此,Pawan在創業初期選擇平飼,以盡量減少環境變數對雞隻的影響。平飼的養殖方式類似小時候放養的模式,即使雞隻活動範圍受限,仍有足夠的空間跑動和挖沙。
要吃到健康的蛋,首先需要讓雞也能健康地成長。除了管制空間不讓野鳥輕易進入帶來病菌,墊料也相當重要。Pawan鋪上厚厚的粗糠墊料,並混合EM菌,EM菌可以加速分解排泄物,淨化空氣。
他手捧起厚厚的粗糠,湊在我鼻子前面,果然聞不到任何異味。
雞沒有汗腺,僅透過嘴巴排汗,對溫度非常敏感。正常的雞日照要16小時,舒適溫度落在25-30度之間,過高或過低都會讓牠們不舒服。所以Pawan的雞場裡備有充足的燈泡,同時安裝電扇換氣通風,更在屋頂裝上灑水系統,讓支亞干蛋雞們健康地長大。
餵食與管理
除了環境的控制,餵食也是一門學問。小孩有固定的時間吃飯,雞也是一樣。Pawan每天早上固定時間餵食,同時確認水源充足,並定期更換,確保水質的乾淨。飼料以有機乾飼料為主,並定期添加乳酸菌。因為不使用化學藥物,所以定時餵食並添加乳酸菌以減少球蟲,強化腸道分解排泄物,讓雞隻的糞便不會有味道。
多元雞種的選擇
一般的養雞場都會選擇單一雞種來飼養,但Pawan供養三個雞種。
首先,每個雞種生長及產蛋的頻率不同,為確保穩定的蛋產量,他飼養不同的雞種。其次,開發不同市場的雞蛋品牌,一顆蛋其實分成很多種,多種雞蛋可以提升雞蛋的價值。最後,除了一般的蛋雞,他也堅持養殖部落的土雞。
![養雞、在地店家](https://akayplaylif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8/20240618_102250-scaled-e1723362813476.jpg)
Pawan細緻地說明,他養殖的雞種中,最大宗為法國品種「伊莎」,約16周後開始產蛋,每天固定產1顆蛋,蛋殼為紅色,產蛋期18個月。其次是「印尼雞」及「土雞」,半年才成熟,約2天生1顆蛋。印尼雞蛋殼呈現青色,土雞蛋則偏粉,稱為粉殼蛋,兩種雞的產蛋期都可達3年以上。
此外,他的雞舍有紅殼、青殼及粉殼蛋,更細緻地分類為初生蛋和雙黃蛋。
Pawan說日式料理店偏好使用初生蛋,因為蛋黃顏色較深,蛋白清澈,膽固醇較低。雙黃蛋則受孕婦或坐月子的婦女喜好。青殼蛋及土雞蛋因為養殖成本及產量較少,自然價格較高。因此為了平衡雞舍的經濟,Pawan選擇養殖了不同的雞種。
![75683](https://akayplaylif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8/75683-1024x768.jpg)
![20240618 101636](https://akayplaylif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8/20240618_101636-1024x768.jpg)
![20240618 102456](https://akayplaylif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8/20240618_102456-1024x768.jpg)
產銷通路的建立
Pawan說所幸有「紅葉福利雞蛋」合作社的雅平經理帶著,他會去合作社上課,增加養殖能力。經由介紹,他才知道農會可以販賣雞蛋,並去申請產地溯源認證及檢驗合格報告。合作社和他像是合作夥伴關係,相互分享訊息及資訊。前一陣子,他們也一起去台北「希望廣場」賣蛋,200盒蛋一天就賣完。
Pawan說他很希望將萬榮鄉的農產品推廣出去,農民其實都非常辛苦。未來如果有機會,他希望參考紅葉的案例,在支亞干部落成立類似合作社的組織,讓大家一起來賺錢。
![在地店家、雞蛋](https://akayplaylif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08/75696.jpg)
此外,一般小型的雞舍要跟大型雞場拚搏很有難度,如何增加地方跟農產品的連結及品牌識別需要更多耕耘,尤其要仰賴年輕人的合作。他的夢想是讓支亞干雞蛋成為品質和友善養殖的象徵,並讓部落的文化和努力通過這些雞蛋傳遞給每一個消費者。
撰寫人:Apyang Imiq
訪談時間:2024.06.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