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落的交流中心|嘉惠商店

基本資料表

文具、零食、糖果、夾娃娃機、雜貨

屬性

分享給其他人:

在地店家、雜貨店

轉進支亞干第五組的大馬路,住家逐漸稀少,卻有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雜貨店—「嘉惠商店」。

嘉惠的商品琳瑯滿目,有糖果、乾糧、飲料、文具、玩具、雞蛋、調味料、衣服、五金等。除此之外,有時候也會有些農民拿蔬菜水果來寄賣,更便利的是,黑貓宅急便在支亞干設了兩個集貨點,嘉惠就是其中一個。

有時候,快遞來送貨,居民不在家,嘉惠也會樂意地讓我們寄放貨物,等回到家再去取貨。

經營者Hosi Umiq說自己原來在外工作,後來希望就近照顧年邁的父母所以回鄉,一開始在附近接一些零工,但他注意到第五組這條馬路開過很多的商店,卻都開得不久這對必須外出買東西的老人家非常不方便,另外,有時候自己晚上肚子餓想要吃宵夜,跑去其他店家或是林榮也不見得有開,所以就想乾脆自己來開吧。

在地店家、雜貨店

他說自己也沒什麼遠大的計畫,但一開超過20年了,他笑著說希望做到老,能開就盡量開,他看看自己的孩子,等做到老了,還不確定小孩要不要接呢。

Hosi說:「工作或做生意一定要有耐心,開店的人就是辛苦,開店時間長,有時候光是坐一小時也會累啊!」。

而且開店營業,也很容易認識部落的人,客人走進來,就知道他抽什麼菸,喝什麼酒,個性如何,知道他一定要買什麼回去。

也因為慢慢的熟知大家的需求,進貨的時候就會考量哪些商品比較好銷售,哪些商品不用進這麼多。比方文具類,即使鳳林有文具店,學校也有一些團購的措施,但有時候學童們臨時必須用就一定得就近找,所以他也賣一些基本的文具。

我們問Hosi雜貨店是否有淡季旺季,他說有喔,月初的時候大家的薪水剛領,比較能來店裡消費,到月底的時候自然消費就會少。

Hosi也感慨說過去部落附近的農地都有在種植的時候,農地主人都會聘用有很多的臨時工,採收甘蔗、西瓜等農作物,自然來消費的人也多,但現在農地漸漸凋零,臨時工少了,生意也像過去沒那麼好。不過他說做生意本來就如此,不可能每天生意都很好,只要能吃得飽就好。

在地店家、雜貨店

每一次自己去嘉惠買東西的時候,Hosi都會用母語跟客人對話,他說他會看人,一般居民他都會用太魯閣語交談,但有些年輕的孩子不會說母語的只能跟他說國語,他說還是希望母語多少學一點比較好。

有機會來嘉惠,可以多多練習太魯閣族語,部落雜貨店就是日常生活中學習母語的好地方喔。

聯繫方式

No phone number available.

分享給其他人: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