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地好滋味|萬榮阿雄的友善農產

基本資料表

友善耕作、稻米種植、蛋雞、洛神

屬性

分享給其他人:

從賣雞排轉戰務農的青年力

十幾年前,萬榮部落有一間「新加坡湯汁雞排」,店面位於村落中心,族人都戲稱「超營養雞排」,只要開會或是各個社區活動,都會訂購雞排做點心,大受眾人歡迎。

口味特殊別於常見雞排,那時候部落內小吃店選項不多,直接壟斷生意。從新竹結束工作的返鄉青年阿雄,一邊在鄉公所上班,下班後繼續賺錢,剛滿三十的他,很認真賺錢,養家不餘遺力。

雖然技術跟口碑有了,但是畢竟小村莊人流少,生意不好做,這時候在鄉公所農業課擔任僱員的阿雄,耳濡目染許多農務,漸漸培養出專業知識與興趣,再加上原本就有田地的他,歷經三年的業務薰陶,106年決定離開鄉公所,也暫停雞排店面,開始自產自銷的農民生活。

至今,務農正好滿10年。阿雄說:「這7年的農夫生活很精彩,學習好多從前不擅長的土地知識。」,農業很吃氣候,看天生活,跟大自然學習是必要的一項技能。

IMG 0141
約訪時,阿雄正忙著除草。

目前43歲的阿雄,跟老婆一起經營務農,擁有五個小孩,收入還不錯,可以養活一家人。他說雖然從小在部落長大,但因為某些原因自己沒有被家族取名,不過世代更迭,開始注重部落教育,他有替五個小孩都取上族名,對於太魯閣族的部落認同非常高。

務實的農作生活

阿雄耕作的幾塊土地中,其中一甲拿來種水稻,一年收穫兩期,今年第一季的產量近一頓米,第二季也有超過一頓半,另外也有一塊三分半的洛神花田,種植兩個不同品種,葉子小的泡茶、葉子寬的做醬料,預計11月底採收。

其實原本這塊田也是種植水稻,但幾次收成不理想,檢測土質之後,才選較為合適的洛神。目前一家人住在半山腰搭建一座工寮,旁邊養蛋雞,每月產量約100顆蛋,看似工作很多,被各種勞動及土地生產填滿,卻能夠自由掌控與條配。

IMG 0126
孩子陪伴父親一起務農,正符合阿雄想像的飽足生活。

他說除了工作,也有時間照顧及陪伴小孩。有時候忙不過來,小孩會送到阿雄媽媽,協助幫忙照顧一會兒,留鄉生活的珍貴就在家族的相互協助。

講求務實的阿雄,遇上休耕,只要鄰近有臨時工需求,夫妻倆也絕對不會放過打工的機會,舉凡鐵工板模、撿蛋、夏天採西瓜、文旦、捲秧苗…等,他說陽光升起來的天日,就是可以好好工作,為了家族打拼的時光。

訪談時,阿雄微微疲憊的眼神,卻感受他認真享受自己的生活。

自然無暇的最美好

阿雄的務農方式崇尚健康食農與自然法則,已維持幾年「不下任何化學藥劑」

語氣堅決的他說:「想給農產品一個乾淨無瑕的成長過程!」,雖然從事友善種植的方式易受環境及氣候影響,但因為他的努力不懈,生產出高品質的米,在花蓮萬榮一帶小有名氣,口耳相傳都是好評價。

只不過假若想吃到優秀的米,只能找阿雄本人,自產自銷孤身又忙碌的小農阿雄,尚無多餘時間處理通路及行銷,吃得到是一種緣份。

阿雄的田仰賴一旁的萬里溪水圳,他說近年來常有野溪探訪及溯溪的戶外活動,他笑著說不是要阻止大家親近大自然,但要維持乾淨,愛護環境,保持生態健全,阿雄也才可以繼續種出好吃又營養的米和洛神等健康食物。

最後,從農一路的生命里程,讓阿雄由衷感謝家人與老天的相挺,慢慢累積成甜美果實,此外他也特別感謝第九河川局及台電,務農所需的水電仰賴這些公家機關的協助。

20240928 171316
阿雄的米採電話訂購,每年2季新鮮收成,品質保證。想嚐嚐看這份來自土地的溫暖,歡迎在收穫期來電預訂。

聯繫方式

連絡電話:0938626752

分享給其他人: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