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飯店廚師到部落食工坊:來自明山秀月的料理故事
明山秀月私廚料理的負責人王澤清,是一位在知名飯店累積多年經驗後回到部落的主廚。當你來到位於萬榮明利村的馬太鞍部落,王澤清會親切地告訴你,叫他「清哥」就好。這位從台北的晶華酒店到花蓮瀚品的資深主廚,退休後決定在這片自然美景中創業,結合他對餐飲的熱情與地方食材,為部落打造了一處雅緻且充滿溫度的餐飲空間——明山秀月私廚料理。
飯店的練功及蜕變
清哥的廚藝之路並非一帆風順,他笑說自己是「半路出家」。在台北華中街從事海產販售的他,因921地震後的經濟衝擊,決定另闢蹊徑,經朋友介紹進入晶華酒店。從最基礎的工作開始,逐步學習,最終成為主廚。飯店的經驗不僅磨練了他的技能,還教會他如何不斷創新,迎合不同客群的需求,這也成為他日後創業的重要基石。
清哥說飯店的廚房跟一般餐飲店不一樣,為了能不斷吸引來客,創造新的客群,常需要推陳出新,每季也有不同的主題設定,因此往往新式的食材也都從飯店開始研發使用。
如現在很常見的櫛瓜或朝鮮薊,幾年前其實很少見,當初看到還想到底要怎麼吃,都是經過很長的試驗才變成常民的料理。
花蓮的機遇與部落的魅力
來到花蓮於瀚品酒店擔任主廚後,清哥分析了當地餐飲市場與台北的差異,發現花蓮的顧客更加重視食材的新鮮度與餐點的創意視覺表現。這讓他更專注於料理的擺盤設計,以及如何結合在地特色。
3年前退休後,因為愛上花蓮的環境,以及妻子就住在萬榮的明利村,萌生他想在此定居的念頭。
清哥決定將這些理念落實在自己的餐廳中,於是明山秀月誕生了。店名取自父母和岳父母的名字,正好與這片山水景致相輝映,坐落馬太鞍部落山腹地,靠近自然山林,同時又有開闊的視野,能遠眺馬太鞍溪及花蓮溪以及海岸山脈,夜晚時佈滿星空,月光餘暉映照大地,沉浸於大自然的環境,與店名相呼應。
推動部落食農教育與社區合作
整間店由夫妻倆胼手胝足,悉心打造。一走進去有香草花園,小小的蓄水池,牆面則是廢棄的木棧板裝飾,燈具採用木頭及部落常見的竹子,整體環境融合自然及太魯閣族元素。清哥說,緊鄰這間小店的下方,正在規劃栽種食蔬及料理用植物以及養雞,未來就希望產地到餐桌,打造一個食農結合料理的空間,落實無炭料理及友善耕作。
明山秀月不僅是一間餐廳,還是清哥對部落餐飲發展的承諾。他期望這裡成為一個「部落食工坊」,能與在地合作,推廣原民特色料理,並與社區共同發展食農教育。清哥目前已經開始參與地方的餐飲企劃,如協助設計原住民風味餐,和參與箭筍節的食材研發。
每周四、五、六的下午16:30至20:30,推出平價牛排,清哥說牛排是部落裡面比較可以接受的料理,接下來10月份,打算試賣精緻套餐,需一天前預訂,未來會希望朝向私廚無菜單料理,將地方食材轉化為更多元的美味體驗。
近期將推出的精緻套餐樣張,每張看起來都美味又可口,饕客們絕不能錯過。
清哥的創業故事充滿了對故土的深情與對料理的執著,他將過去飯店的高標準與在地的樸實風味結合,打造出明山秀月這個不僅充滿創意,也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餐飲空間。在這裡,每一道菜都是清哥與部落共同編織的故事,期待與你分享。
撰稿人:Apyang Imiq
訪談日期:2024.09.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