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地的回甘:松紅農場的有機樂土

基本資料表

土肉桂、苦茶、甜柿、土肉桂粉、土肉桂茶、土肉桂露、紅薑黃粉、印加果油、接待家庭

屬性

分享給其他人:

松紅農場

登上松紅農場的蜿蜒小路

松紅農場位於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的半山腰。隨著蜿蜒而上的產業道路,雖然路愈來愈狹窄,但俯瞰山下的視野愈來愈開闊。一花姊,一位布農族大姊,笑著回憶起她經營接待家庭的日子。因為山路難辨,總會親自下山接送遊客。她笑著說:

好幾次遊客跟我說,萬一在這裡發生什麼意外,應該不會有人知道吧。

20240828 095919

松紅農場的名字由來

我好奇地問一花姊松紅農場的名字由來,他說最初和丈夫一起在山上種下松柏和紅豆杉,考量其經濟價值高,且兩個樹種的「」與「」,用台語唸起來很像「尚紅」,寓意著希望農場賺錢,也能帶動地方名聲。不過也許水土不服,颱風一來,松柏及紅豆杉幾乎全倒。

從辦公室到田間的轉型

一花姊說自己並非從小務農,關於種植,從頭學起,一切的轉捩點於民國98年。

那一年,父親過世,悲傷的情緒伴隨著她健康出現狀況,促使重新思索生活模式。當時一花姊在部落裡的互助社擔任會計,每天待在辦公室處理行政文書,繁重的心情及疲累的身體捱到周末,怎麼休息都補不回來。於是她跟主管請辭,雖不斷被勸說,她仍執意離職,並投入務農。

來自母親的溫柔:土肉桂的再發現

初始,她四處上課或是詢問親友,且設定以「有機」為目標,農場裡種下簡單的蔬菜水果,但很快意識到生鮮看天吃飯,市場價格容易波動,雖然順利地於100年就獲得「有機認證」,但仍希望能尋覓產量穩定且價格相對好的農作物。

這時,她想起從前爸媽種植的「土肉桂」。

小的時候,只要感冒或是身體不適,母親就會親手摘下幾片肉桂葉和細枝,放進她的嘴裡,嚼著嚼著,身體很快發熱並流汗,病痛就痊癒了。原來老人家的智慧一直都在這座山林,除了土肉桂,她還種下日本赤郎甜柿、苦茶樹及印加果,豐富不同的作物種類,增加更多可加工的作物。

103年起,松紅農場與「後山‧山後故事館」合作,設計包裝並陸續研發多項加工產品:土肉桂粉、土肉桂茶、土肉桂露、紅薑黃粉、印加果油等,建立起自家品牌並提升農產品利潤。

1724820458018 1724820460670 1724820460861 1724820461226 1724820461279 1724820461336

有故事的石頭風景

走進松紅農場,眼前一棵棵低矮的甜柿,有些樹枝上,繫有繩子並連接地面,一花姊的丈夫—松文義帶著我瀏覽整座農場。他雙腳赤裸,在落差高低的農場裡爬上爬下,像一個孩子一樣,興奮地告訴我如何辨識柿子、苦茶和山胡椒。

這座園區裡面有許多大石頭,各形各色,錯落在整理乾淨的農地上,看起來突兀卻又和諧。文義大哥指出旁邊一棵巨大岩石,上層內凹且光滑,乍看就像一張床,他說:

以前工作累的時候,我都直接睡在這裡,這是我的沙發,午睡的地方。

20240828 095824
午睡的石頭

接著指著一塊佈滿透亮石英的岩石說:「這一塊石頭是這裡最值錢的,很多人出高價要買,但我不會賣。

很快地,他又把頭竄進一條石穴的裂縫中,要我打開手電筒看裡面是不是還有鍋子,那是從前岳父岳母在這裡工作時留下的,他說:「這個石洞以前是一個工寮,工作到一半就進去煮飯睡覺。

他帶著我踩過一條長長走道,指著一塊懸崖上的三角形尖石,他說這裡是「百步蛇的頭」,蛇吻正對海岸山脈,日出陽光從東側升起,人站在蛇頭,光線佈滿後腦勺,臉上輪廓模乎不清,好像神明降臨一樣,許多人來到松紅農場,就喜歡在這裡打卡拍照。

20240828 101126
仔細看真的很像有龍的形狀。
20240828 101256
從前長輩們工作時,休憩的石穴工寮。
20240828 101904 scaled e1725955105920
滿布瑰麗石英的岩石
20240828 095643
農場維持自然樣貌,留下許多漂亮的石頭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0240828 101432
峭壁上的尖石,遠遠看著很像百步蛇的頭。

除了奇形怪狀又充滿地方故事的石頭,處處盡是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風景,草地上留下一條才褪下的蛇皮、甜柿底下有山豬用鼻子拱過的泥土痕跡,樹上泛出橘紅的甜柿,文義大哥說:「今年產量沒那麼好,他不打算收,當作大自然的禮物,送給鳥或猴子!」

20240828 100017
顏色轉為橘紅即將成熟的甜柿。

20240828 100835
松紅農場裡幽靜的九芎步道

山林的接待家庭

疫情前,松紅曾經營農家住宿體驗,農場裡有完整的臥房及衛浴設施,可接待10幾人,很適合家族或企業包棟,夫妻倆也會使用農場自家種植的作物烹煮美食,偶而幾個住客有意願,文義大哥也會安排一些簡易的農事,劈材、生火、採集水果等,讓大家體驗山中的部落生活。疫情前生意還不錯,許多外籍旅客前來體驗住宿,一花姊都會親自開著車到光復或瑞穗火車站接送。

疫情後,他們暫時收起住宿,專注於農產品的推廣。

目前她和丈夫的分工,一個忙外,一個忙內;一花姊到處擺市集,負責對外行銷推廣,文義大哥則專注地在田裡工作,照料每一樣農作物。一花姊說,一開始都是自己一個人在田裡工作,一個人對外銷售農產品,好不容易丈夫退休後加入,才將田裡的工作交棒給丈夫。

松紅的農產加工品,可以在花蓮市農會、光復糖廠及慈濟大學中購買,除此之外,每到假日,一花姊也勤奮地搭著火車到台灣各地擺攤銷售,有時生意好,有時不好,但沒有壓力,可以認識其他人在做的事情也很好,當作交朋友。

這幾年逐漸讓外人認識松紅,這個來自花蓮萬榮的部落品牌。

20240828 100057
山豬翻攪過的土地痕跡
20240828 100448
撥開苦茶果的外皮,裡面才是可以榨油的果實
20240828 102222
松紅農場處處都是優美的秘境
20240828 095620
剛褪下的蛇皮,顯示環境的健康及自然。

有機農莊的堅持與未來展望

回顧從農的這幾年,一開始農地需要轉型,產量自然沒這麼豐沃,其他人總笑她是不是活不下去。但她一路堅持理念,對土地友善的目的,本來就是希望打造出優美及健康的園地,讓家人舒服自在地在裡面生活。

如今,她也希望能把這一份美好傳遞出去,夫妻倆正朝休閒遊憩的觀光農場發展,成為一處結合農業、文化與休閒的理想之地。

喝著一花姊倒給我的土肉桂露,一開始微微的辛辣,喝下去後喉嚨竟升起甜蜜的回甘味,一種很通透舒暢又風土自然的感受。味道裡有一花姊承襲父母親的傳統智慧、有著與丈夫共同挽起袖子,汗流滿面打造的有機農莊,還有一塊塊特殊造型及名字的岩石,和他們辛勞種植的農作物和守護的山林,以及堅持對環境友善及永續的生活理念。


撰稿人:Apyang Imiq

訪談時間:2024.08.28

聯繫方式

連絡電話:0985-378426

分享給其他人: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