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打工廚房到創業烤台:煥味私烤的斜槓之路
從小培養的餐飲魂
「煥味私烤」的創辦人胡少航,從小就因家境因素養成了勤奮工作的習慣。13歲起,他就開始在餐飲業打工,從廚房學徒到餐廳主管,十幾年的餐飲生涯讓他對廚房的一切了如指掌。
高中時,原先選擇汽修科,但老師曾說:「選擇汽修科的孩子,未來無外乎從事三種職業,自己做老闆、做別人的員工或是直接選擇當兵。」,在老師的提點下,他想要忠於自己對未來的想像,毅然轉到餐飲科,埋下伴隨一生的餐飲種子。
晶華飯店的淬鍊
透過高中建教合作的機會,有幸來到晶華飯店面試的少航,回憶當時深刻的記憶,他說:「當時是集體面試,面試官個別抽問,卻沒有面試官向我提問,直到人事部的鳳姐注意到我,讓我有說話機會。」
他說什麼都肯做,髒活累活都可以,只尋求一個展示能力的機會。或許是運氣,或是面試發言留下印象,很快他收到入職通知書。
北漂闖蕩,追尋餐飲夢
高中畢業前因未來規劃他與家人發生爭執,在自我堅持下,帶著最輕便的行李和手中的1千塊,北漂台北找工作,並為日後創業打下基礎。
他在北部的餐飲工作非常豐富,有自助餐、港式茶點、上海菜、健康餐及居酒屋,從學徒到主廚,從初階人員做到中階主管,除了累積烹飪經驗,更學習行銷與媒體應用、人員及經營管理等多方的管理能力。
最後,帶著滿滿經驗值回鄉尋覓餐飲之路。
煥味私烤的萌芽
回到花蓮後,少航先是到壽豐鄉的小和山谷,一家位於花蓮中區,壽豐鄉極富盛名的餐飲店。
當時店長說:「你們要懂得換位思考!多思考,也要多嘗試可行的事!」,這句話環繞在少航的腦海中。
半年後,花蓮市區另外一家很有特色的餐廳-笑杯燒肉,經營者邀請他擔任店長,發揮所長,他讓原本6人營業的店鋪,因營業額增加而新增員工至12人。
工作期間,少航不間斷地參與大小市集,添增靈感,發掘新餐食或是參與競賽。如近期參加「吉野餐‧原民美食評選」市集競賽中,榮獲第二名,透過不同性質的交流和一路的累積。
2023年,少航正式立起了煥味思烤的招牌。
感恩祭的成功啟程
煥味私烤是移動餐車,主打原民風味與特製醬料的鐵板烤肉,穿梭大小市集及活動,同時提供餐盒、代烤或外燴服務。
第一個重大戰場即「112年的萬榮鄉感恩祭」,每年鄉公所都會辦理盛大的感恩祭,活動常吸引全鄉族人或外地遊客參與。考量活動性質及炎熱的天氣,少航結合日式風味及在地食材山胡椒和剝皮辣椒,推出鐵板豬烤肉。即使天氣炎熱,但媽媽霸氣的叫賣、繼父製作的出色烤台,加上姊姊用力的行銷推廣,造就第一次出攤,人潮就絡繹不絕。
少航補充說:「當時攤位要抽籤,我姊原本沒有抽中還哭了出來,但剛好有一組攤位不能來,姊姊馬上開心地幫我製作DM,並協助場地布置!」
這次的成功,不僅讓少航對自己的產品充滿信心,也讓他深深感受家人的支持。
持續創新,打造獨特風格
在一次的慢食節活動中,他受到啟發,發現更多認同的餐飲模式。
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,提倡環保同時又能開發具地方元素的餐具,運用在地食材不僅可傳遞文化,更能創造飲食新口味,穿上傳統服飾或使用圖騰裝飾,更能營造別具風格的用餐氛圍,就正是一次換位思考的衝擊。
煥味思烤的烤肉,價錢約150至250,香味常吸引大小朋友。有一次,一個小孩走上前,用可愛的聲音說:「老闆我只有50塊可以買嗎?」
少航說:「我知道販售單價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,或許因為自己經歷過從前的貧困,所以很願意為特定消費客群提供等價商品。」
斜槓人生,活出自我價值
對目前的少航來說,他不斷嘗試累積經驗及人脈,學習多種的經營模式,探索創業的機會。當初走進餐飲是因為經濟考量,現在卻從這件喜歡的事情上,體悟人生價值觀,活出一種生活方式,做自己的主持人。
訪談時間:2024年08月01日
撰稿人:Haru 黃心慈